canada24h

7885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View of Sapukonglagabo Mountain in SW China’s Tibet

Tourists take a walk by the lake at the foot of the Sapukonglagabo Mountain in Biru County of Nagqu, southwest China's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en years on, China-South Asia trade doubles on closer ties

KUNMING, Aug. 17 (Xinhua) -- The ongoing seventh China-South Asia Expo has attracted more than 30,000 exhibitors, representatives, and guests from 85 countries and...

Les Brics accueillent six nouveaux pays membres

L'Iran, l'Argentine, l'Égypte, l'Éthiopie, l'Arabie Saoudite et les Émirats arabes unis rejoignent, à compter du 1er janvier 2024, le groupe des pays émergents, a...

La rentrée très politique de Gabriel Attal

Vous pouvez partager un article en cliquant sur les icônes de partage en haut à droite de celui-ci.La reproduction totale ou partielle d’un article,...

Chengdu Universiade | Day 9: China takes 90th gold, Poland jumps high, Turkey shines in athletics

China increased its medal tally to a total of 160 with victories in multiple events on the ninth competition day of the Chengdu Universiade. CHENGDU,...

Breaking

新能源发电让这里“风光”甚好

在内蒙古淖尔苏木草原深处,“荒山头”上种满了“太阳花”。在苏能正镶400MW风光新能源项目基地内,数个约40层楼高的风机拔地而起,年外送超200亿度绿电。“我们采用分散控制电池储能技术,总装机达110万千瓦。”该风电基地的管理人员介绍,项目建成后,基地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电22亿千瓦时,有效减少标准煤用量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排放量410余万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重大风电、光伏项目加速发展。在福建省漳浦县,首个超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在青海省玛沁县,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该机组每秒能发155度电,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半月用电量;在山东省东营市,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30万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碳化、绿色化是能源结构转型的方向,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会不断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其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越发凸显。因此,新能源不光要发得出,还要存得住、用得好。“发展新型储能是应对新能源不稳定性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郭海涛介绍,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新型储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等特征,可与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将风能、太阳能等具有不稳定性特点的可再生能源有效纳入新型能源系统。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在广州和佛山之间,北江之畔林立着88套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两层高的主控楼矗立中央,两回110千伏线路穿过铁塔与供电片区相连……一处“城市充电宝”拔地而起。“这座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00兆瓦,预计每年能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4.3亿度清洁电,可以满足大湾区20万居民用户的用电需求,实现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该储能电站工作人员介绍,电站在当地电力需求较低的时段,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充电;用电高峰期,又能将储存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但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发展中,消纳、技术、出海等难题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破解?“首先,可通过进一步发展氢能和储能技术,实现离网应用和非电应用,持续提升电力消纳能力。其次,需同步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缓解国内竞争压力。最后,要合理规划电力装机与需求的匹配,通过精准的规划和灵活的电力调度机制,最大化风光电力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建议。

“县域游”“滨海游”“赏花游”热力足 文旅市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潜力

央视网消息:远离城市喧嚣,在民宿闲居几日,感受小城生活的淳朴,这种轻松休闲的旅游状态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青睐。正所谓大城市有“大景观”,小县城有“小美好”。在位于太湖西岸的浙江长兴县,不少游客都表达了对这个江南小城的喜爱。沪苏湖高铁开通后,来自苏州、上海的游客们坐着高铁去县城旅游更方便了。有民宿经营者表示,超过七成的客人来自长三角地区。记者从长兴县文旅局了解到,2025年春节期间,当地安排各类年俗活动超百场,全县共接待游客139.2万人次。广东惠东:滨海旅游快速发展 带火当地民宿经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惠东,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近段时间旅游市场也非常“火热”。近年来,惠东县滨海旅游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巽寮湾、双月湾、范和湾、考洲洋等四大滨海旅游景区,成功打造双月湾观景台、礁石酒吧、一滴水图书馆等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香港、澳门等地游客前来体验,也带火了当地的“民宿经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雪薇称:“特别是近两年,香港和澳门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业呈现火爆景象。下一步,将加快形成以滨海旅游为龙头,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齐头并进的全域旅游格局。” 福建清流:千亩樱花盛开 吸引大量游客观赏打卡这几天,福建三明清流县的两千多亩樱花迎来盛花期,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打卡,感受春天的魅力。这个周末,清流县赖坊镇的樱花园游人如织,一簇簇樱花迎春盛放,游人在花间漫步,与二三好友一起观山樱之色。赖坊樱花园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有红粉佳人、早樱、香水樱、八重樱、垂枝樱等18个品种超30万株樱花,是三明市最大的一处集樱花赏景、登山休闲、摄影写生等为一体的现代农旅融合综合体,每年春季吸引大量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樱花最佳观赏期将持续到3月10日左右,这几天,当地平均每天要接待上万名游客。在整个赏花季期间,为了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当地还开设了露营区以及美食区,组织村民摆摊设点,展示客家小吃、土特产等,还有舞蹈表演、茶艺表演等吸引游客,增加周边村民收入。

【文化中国行】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脉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古籍修复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今天(2月22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去看看这些单位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古籍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使珍贵的古籍赓续文脉,重获新生。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以多种科技手段辅助修复检测、补纸染色等环节,已完成对珍贵古籍《古今图书集成》的抢救性修复。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共1000余册、4万余叶,是中国图书史、类书史里程碑式巨著,被誉为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在古籍文献领域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齐名,包含天文地理、文史哲学、经济政治等多学科内容。全面收录从上古到明末清初我国古代文献资料,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文物价值。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古籍纸张会慢慢变硬、变脆,产生缺损。因此,复原古籍当年所用纸张成为修复的关键。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原复制出一种每平方米只有1.6克的超薄修复用纸,其纸性与明清时代书籍印刷纸张高度接近。修复过程中,修复师使用修复用纸,在古籍破损处补全缺损部分,与原古籍纸张搭和、粘连,便完成一部古籍的修复。而数字技术让古籍内容不再晦涩难懂。最近,首都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读者通过数据库,从“版本”“装帧”等了解古籍,看同一汉字在不同古籍中的书写风格,在“古文对读”中,在线实时将古籍转为简体字、横版阅读,给文章断句。利用AI、裸眼3D等技术,首都图书馆以专业史实为制作标准,呈现《牡丹亭》《天工开物》等古籍数字化内容,撷取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底蕴深厚的中华艺术、中华智慧,具象化呈现给读者。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货畅其流”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央视网消息:春运期间流动的不仅是客流,还有物流。今年春运,无论是返乡还是回城,“人未至,包裹已到”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快递业务量持续走高的同时,民生保障物资的发送量也增长明显。高效的物资供应保障,展现了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和社会协同的高效性和韧性。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300亿件,创新高。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副主任方玺介绍,年货节、“国补”“以旧换新”等多项政策活动促销叠加,行业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国日均快递处理量超6亿件。牛羊肉、海鲜、水果等冷链生鲜产品的寄递需求增长迅猛。春运期间,近百万套智能分拣系统、覆盖率达98%的乡镇快递网点,将一件件包裹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更远的地方。在新疆和田,海鲜送到了火锅店门口,新鲜的菜品吸引了不少前来游玩的消费者。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古江村火锅店店主陈新庆称:“从网上下单几天就到了,直接送到村里,非常方便,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在湖北黄石大冶市,村民们发现村委会周边多了不少智能快递柜。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郭桥村村民胡小捷称:“所有生活用品基本上全部是网上买的,非常方便。”在春节期间,旅游寄递也成了新亮点。游客可以一键下单邮寄行李、当地特产、文创产品等,轻松出行。快递消费场景多样化的同时,时效性也在随之提升。国铁北京局开行了上海、广州至北京的特快货物班列,可实现“当日达”“次日达”。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受年货和春节重点物资需求带动,1月份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4.23亿吨。分品类看,集装箱、金属矿石同比分别增长10.9%、17.5%。其中,春耕物资运输增长明显。在新疆阿克苏铁路货场,两台叉车轰鸣着将车厢里刚刚到达的化肥码放在货位上。货场里,等待装运的汽车早已就位。国铁乌鲁木齐局库尔勒铁路物流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经理徐帆称:“我们日均卸运化肥达7900吨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16.27%。”受寒潮影响,春运期间,我国浙南、浙西以及闽北区域能源物资需求持续走高。海事部门为重点能源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船舶进出港、航道交通管制、企业能源库存等信息共享,确保民生物资运输高效。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