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在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录制合唱剧照。
完成每个月的音乐培训后,浴辉和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以上图片均为辛阳提供
核心阅读
6年来,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先后帮助255名甘肃省永靖县、东乡族自治县、文县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带领这些在大山里数着夜空中闪亮星星的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3年来,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经历了人生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到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唱歌;第一次站到了沈阳盛京大剧院舞台上;第一次在北京录制歌曲《童心里的中国》;第一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和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小伙伴们一起捧起了金奖奖杯……
“脚下的车前草,路边的野菊花。眼前一条上山的路,通往梦的天涯……”在国际的艺术舞台上,这首歌唱出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心声。
7月29日,第八届新加坡国际合唱节如约而至,比赛汇集了近百支世界各地优秀合唱团队,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参加了A1组(12岁以下)的童声合唱比赛。
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团长浴辉并不担心孩子们的表现。“他们是在用心歌唱,我们还有来自中国大山的‘天籁之音’。”
《萱草花》和《麻雀生活素描——献给孩子们的歌》是参赛曲目。这两首风格迥异的歌曲,班琴、曹美雪和王春阳这3名特殊的合唱团团员熟稔于心。她们是中国记协、辽宁记协、沈阳日报社参与文化帮扶的甘肃最南端的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的成员。
7月31日,喜讯传来:89.1分!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获金奖第二名。3个来自大山里的女孩儿相拥喜极而泣。这个金奖,见证着她们跨越山海的圆梦之旅。
6年来,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先后帮助255名甘肃省永靖县、东乡族自治县、文县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带领这些在大山里数着夜空中闪亮星星的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一条从大东北到大西南的音乐教育帮扶之路
花了3年时间,浴辉才找到从辽宁沈阳前往甘肃文县相对便捷的交通线路。从沈阳乘飞机飞往西安,再从西安转乘高铁到达四川广元,随后乘车前往甘肃文县。直线跨越2400多公里,交通工具从飞机变换到城市地铁、城际高铁和长途汽车。
6月下旬,我们与浴辉、声乐老师薛淼焱同车而行,奔赴甘肃文县。进入甘南地区,沿白龙江而上,高山峻岭、葱茏蓊郁,江水湍急、奔流不息,山路崎岖蜿蜒。浴辉和薛淼焱二人“同病相怜”——晕车,这一路却少有晕车状况发生。问及此,浴辉笑着说:“我们平均一个月要来文县一回,对这些路上的‘胳膊肘弯’逐渐适应了。回想刚来文县那两年,我们俩没过几个转弯就要下车吐一次。”
下午时分,我们到达文县碧口镇。浴辉、薛淼焱和碧口中心小学的一位副校长商定夜宿古镇,为的是给这里的孩子们上一堂声乐课。
“听,孩子们的声音多好。”浴辉悄声耳语。
往事一幕幕浮现。2021年7月,中国记协带领辽宁记协和沈阳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走访甘肃省文县,浴辉是成员之一。“当我走进以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东坝中学(现为文县城关第三小学)时,才知道这里的绝大多数孩子竟然一年只能见到父母一次。”
当浴辉问一个学生的父母在哪儿打工时,这个学生茫然地说自己“不知道”。浴辉又问:“父母什么时候回来看你?”这个学生的回答仍是“不知道”。浴辉内心一阵阵灼痛,她明白这里的孩子们需要自己做些什么。
听闻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老师们到来,学校临时组建了童声合唱队。孩子们放开嗓子,用洪亮的声音努力唱着“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毫无雕琢的声音,萦绕耳畔,沁人心脾。多年的合唱排练经验告诉浴辉,孩子们的嗓音条件很好,但缺乏专业训练。“我们来教!”浴辉脱口而出。
2022年7月,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成立。
从合唱团成立这天起,浴辉、薛淼焱、易美含等一名又一名来自沈阳的合唱专家,每个月都会踏上这条从大东北到大西南的音乐教育帮扶之路。
“清晨6点从沈阳出发,穿越蜿蜒的山路。第二天早晨,我们才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话语间,浴辉掩不住油然而生的欣慰之情。
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排练的第一首歌就是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为他们量身创作的《大山里的孩子》。歌声中唱道:“大山里的孩子啊,多想走出那道山崖,数着夜空闪亮的星星,他要知道这世界有多大,这世界有多大。”而浴辉等合唱团组织者的梦想,就是带孩子们走出大山,走上更大的舞台,走进国际合唱比赛的殿堂。
从最基本的音符识别到吐气发声,再到分声部训练……从形体到动作,浴辉等手把手地辅导这支留守儿童合唱团。孩子们最初只会喊着唱,伴随勤奋的练习,逐渐具备了一支专业合唱团的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浴辉的称呼,从“浴团长”“浴老师”变成了“浴妈妈”。孩子们眼里装不下的眼泪,嘴里的那声“妈妈”,是最真实的表达。
去年7月,浴辉带着孩子们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即将开始的时候,骤雨忽至。孩子们全部脱帽肃立,把红领巾从雨衣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在胸前抚平,齐刷刷地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敬上庄严的少先队队礼。
“望着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右手,望着孩子们坚毅的目光,那一刻,我分不清自己脸上流的是雨水还是泪水。那一刻,我们这些新闻人的付出都值了!我亲身经历了这群孩子由‘一张白纸’到专业合唱团的破茧成蝶。从‘想到’到‘做到’,我也曾徘徊。不去的理由有千万条,去的理由只有一条。”每每谈及这一幕,浴辉总是心潮澎湃。
3年来,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经历了人生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到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唱歌;第一次站到了沈阳盛京大剧院的舞台上;第一次在北京录制歌曲《童心里的中国》;第一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和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小伙伴们一起捧起了金奖奖杯……
在合唱团里重拾童年应有的欢乐和梦想
甘肃省的地形呈长条形,从西北延伸到东南。文县地处甘肃省的最南端,这里的人们说四川方言,吃川菜。白龙江和白水江从文县穿流而过,注入嘉陵江,再注入长江。
从文县驱车攀行于大山水系之间,1个小时左右便爬升到了海拔1800米的铁楼藏族乡麦贡山村。这是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成员、12岁的白马藏族女孩班琴的家乡。村寨里,一幢幢白墙灰瓦的房子错落有致,每间屋顶上都有锦鸡羽毛毡帽的造型。回到麦贡山村的班琴,像一只百灵鸟一样快乐惬意。
白马藏族能歌善舞,被称作“歌舞民族”。班琴的母亲说,他们一家人都喜欢唱歌,班琴从小就喜欢和村里的老人学唱歌谣。去年7月23日,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班琴,比她父母一辈的舞台更加宽广:她代表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加入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参加世界和平合唱节并获得了金奖。从兰州到北京再到维也纳,班琴把动人的中国故事唱给世界听。
每个大山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当观众离场,班琴再次走上舞台,唱起了那首为她们量身打造的歌曲《大山里的孩子》。“脚下的车前草,路边的野菊花。眼前一条上山的路,通往梦的天涯……”在国际的艺术舞台上,这首歌唱出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心声。
铁楼乡草河坝村白马藏族女孩曹美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10岁起她就和姐姐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缺少父母陪伴与呵护的童年,让曹美雪有着超越年龄的忧郁。第八届新加坡国际合唱节前夕,她和班琴、王春阳作为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团员来沈阳参加集训。几天来,童声合唱团紧凑的集训安排和大家对她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曹美雪的眼中闪出了光亮。热爱歌唱的曹美雪,在合唱团里重拾童年应有的欢乐和梦想。这位从合唱团中成长的孩子,最大的梦想是长大后回家乡当一名音乐老师,让大山里的孩子都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班琴一起登台的,还有永靖县太极中学的小姑娘崔云蒙。崔云蒙所在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是民歌“花儿”的故乡,那里的黄河水是蓝色的。加入合唱团后,崔云蒙一直有个梦想:“把‘花儿’从黄河唱到多瑙河,把从家乡带来的一瓶黄河水注入多瑙河,再从多瑙河里取一瓶水带回家乡。”
在浴辉的办公桌上,就摆着这样一瓶融入了黄河水的多瑙河之水,这是她和崔云蒙的约定。“我们用5年时间,终于实现了对这个孩子的承诺:把她的歌声从黄河岸边带到多瑙河畔……”
呵护好孩子们眼中的光和自信坚毅的精气神
从1998年开始,中国记协在甘肃省文县开展定点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记协、辽宁记协和沈阳日报社为主对文县的文化帮扶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条音乐教育帮扶之路,缘起于2021年7月中国记协组织的一次文化帮扶。当时,辽宁记协和沈阳日报社带着数万元的帮扶品,随同中国记协书记处前往文县展开帮扶工作。在将采访编辑设备捐赠给文县融媒体中心后,他们带着文体用品走进了东坝中学。这是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学校。这里90%以上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马爷爷,马爷爷……”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孩子们热情稚嫩的童声让辽宁记协副主席、秘书长马为乐得合不拢嘴。“看爷爷给你们带什么礼物了!”两个大旅行箱,成了马为每次来文县的“标配”。坐飞机,转地铁,上高铁,乘长途汽车,旅行箱随之辗转。
回忆起孩子们第一次离开文县去甘肃省城兰州的演出情形,马为眼眶湿润了。“我还清楚地记着时间:2023年2月26日早上7点。我们在晨曦中出发,长途汽车一路向北,陇南层层叠叠的高山渐行渐远,孩子们的期待则越来越近。667公里,整整12个小时,晚上7点,孩子们终于看到了兰州城里的灯火。”
在“黄河母亲”雕像前,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这条全长5464公里的大河穿过甘肃,从西到东一路奔流入海。加强东西部协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文县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才能摆脱贫困,山里的孩子们才能真正走出大山。
“27日晚上,在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里,这支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合唱团的45个孩子,完成了他们人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演出。”马为回忆,在中国记协和新闻人的共同努力下,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登上了梦想的舞台,用稚嫩的童音唱出他们的心声。
2023年2月15日,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走进东坝中学教室。看到孩子们的合唱表演,他深有感触地说:“我被孩子们眼中的光深深触动了,这是一种自信坚毅的光,只要呵护好这份光,无论他们将来走出大山,还是学成后回来建设家乡,这种精气神都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就这样,中国记协、辽宁记协、沈阳日报社和更多的新闻人,用心浇灌着这朵合唱花园里的蓓蕾,用情呵护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用力呼唤着社会的更多关注,帮助这些孩子走好未来的路。
2024年1月19日,航班缓缓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受辽宁记协、沈阳市妇联和沈阳日报社之邀,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开启了沈阳的音乐研学之旅。合唱团的30个孩子欢呼雀跃地奔向了他们日思夜想的“浴妈妈”。当晚,沈阳的气温降到了零下20摄氏度,沈阳人送给这群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件红色羽绒服和全套的御寒装备。
沈阳故宫、辽宁科技馆、沈阳奥体冰雪游乐场……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逛图书城,每人可以免费挑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带回文县。体验沈阳“非遗”文化,民间艺人们手把手地教他们每人制作一个漂亮的中国结和好看好吃的“糖人儿”。在一个冰球比赛的开幕式现场,孩子们忘情地高喊着“中国必胜!”
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是每一个大山里的孩子的梦想。音乐教育帮扶,为农村的孩子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让更多山里娃有出彩的机会。(辛 阳)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5日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