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系统
Browse our exclusive articles!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幢在建房屋起火被烧毁 房产价值数百万加元
海外网4月13日电 据加拿大当地媒体CP24报道, 当地时间4月12日下午,加拿大安大略省约20栋在建房屋被大火烧毁。
当地消防部门官员莫法特表示,由于大风和干燥等因素,大火花了大约2个半小时才得到控制,“如果没有风,可能还有机会将火势控制在3到4栋房屋内。但对于在建房屋而言,火势蔓延非常迅速。”他预测,大多数受影响的房屋将被拆除。
负责开发这些房屋的房产公司表示,这些房产售价都超过200万加元(约1023万元人民币),居民计划于2023年底开始入住。目前,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海外网- 加拿大 朱枫杰)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张霓、刘强
迅速反击!俄外交部宣布禁止333名加拿大公民入境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1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作为对加拿大制裁的回应,俄罗斯将禁止333名加拿大公民入境俄罗斯。
报道称,其中包括议员、社会活动人士、运动员等。俄外交部表示,此举是为回应加拿大对俄官员、政客、记者、文化人士和运动员等实施的制裁。
此前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1日在多伦多会见到访的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包括军事装备在内的新一轮援助。同时,加拿大还宣布了将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其中包括针对14名俄罗斯个人以及34个实体的制裁。
责编:张荣耀
No posts to display
Popular
向好势头持续 外贸新优势积聚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经济参考报》9月11日刊发记者王文博采写的文章《向好势头持续 外贸新优势积聚》。文章称,9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保持增长势头。在规模稳增长的同时,外贸经营主体持续活跃、主要市场保持增长、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持续提升等一系列结构亮点凸显。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结构优势的积累,我国外贸竞争力将进一步增长。从数据来看,前8个月,我国出口16.4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2.13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4.32万亿元,扩大13.6%。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记者表示,前8个月贸易规模整体增长明显,增速保持稳定,说明不管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层面,中国外贸在全球的地位不但没有下降,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周密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外贸表现,对于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都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获得了各国贸易伙伴的欢迎和支持。反映在数据上,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保持增长。前8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5万亿元,增长10%,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7%。我国对欧盟、美国、韩国等进出口分别增长1.1%、4.4%、8%。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7%。与此同时,产品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72万亿元,增长8.8%,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9.1%,比重近6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对记者表示,以美元计,机电产品8月出口实现同比两位数增幅,环比连续第六个月增长,当月出口额创22个月以来的月度新高。其中,集成电路、家用电器、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船舶等重点行业受益于全球需求的持续改善,继续释放供给侧的供应韧性,普遍保持连续多月的两位数以上同比增幅。另外,汽车当月出口61万辆,创单月出口新高,并保持连续47个月的同比增长。高士旺分析,外部需求改善和国际补库存是重要支撑。周期性行业复苏与上行、新技术新产品导入等刺激部分行业需求释放,同时供应链韧性与完整性确保中国各重点行业国际份额的稳定与提升。另外,作为外贸活力的重要体现,前8个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63万家,同比增加8.8%,其中外贸主力军民营企业进出口15.74万亿元,增长10.5%,活跃度持续提升。企业的积极开拓下,我国外贸出口热点不断。例如,继奥运用品热销海外后,中秋月饼等节日食品又迎来出口热门。不少月饼企业纷纷开足马力,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我们结合海内外消费者的喜好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产品创新。今年新开发了猪仔月饼礼盒,这种月饼与常见的圆饼状的广式月饼完全不同,是将小猪形状的月饼装进竹笼里,十分可爱,很受欢迎。”广州半岛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谭震宇表示,今年8月以来,公司已出口5800多公斤的广式月饼。统计显示,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监管出口月饼货值超3300万元。除了节日热点,科技创新则在形成更多“质”的竞争优势。羰基铁粉是目前采用工业化技术量产的粒度最细、纯度最高、球型度最好的铁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高频功率电感、金属3D打印。位于淮安市盱眙县的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是全球仅有的九家羰基铁粉生产企业之一,这里最高等级的羰基铁粉市场价格已达到24万元每吨。产品升值的背后,是企业专注深耕羰基铁粉技术,成功突破了纳米级羰基铁粉生产的技术难关。“我们拥有年产12000吨以上微米、纳米羰基铁粉的生产能力,占据了全国羰基铁粉产销的近三成份额。”公司负责人赵利说,近年来,在满足国内市场之外,公司也在努力地寻求海外出口,形成了新的增长点。这些积极因素有望为外贸发展提供更好支撑。周密分析,从外贸企业、贸易产品到贸易伙伴等结构性优势的逐步累积,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外贸整体竞争力,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位置。“随着中国外贸稳量提质的持续推进,这些结构性优势将为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他说。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黄河九曲,在内蒙古境内形成巨大的“几字弯”,位于黄河转弯处的呼和浩特,水草丰美,物阜民丰,文化昌明。曾经的塞外青城,是贸易往来的驿站,也是民族交融的地方;如今的呼和浩特,在向北开放中勇立潮头,对外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历史拨动着时间的指针,滚滚向前,为呼和浩特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根脉,有对自然的礼赞、对团结的歌颂,还有对远方的向往。这是2024年8月11日拍摄的中国乳都雕塑和呼和浩特博物院。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保护,青城更“倾城”呼和浩特市被称为“青城”,源于明代时这里曾以青砖建城,远望一片青色。如今,漫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常年的植绿护绿使城市里总能抬眼见绿,“青城”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有了更丰富的含义。靠着黄河水的浇灌,呼和浩特历来生态资源丰富,独特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始终饱含对大自然的深情,深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呼和浩特城市北部的敕勒川草原,在南北朝时期就壮美富饶,因《敕勒歌》而被吟咏了千百年。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绥远城(今呼和浩特)两次在城周和城内主要道路旁大规模栽植柳树,共计近5000株,并疏浚护城河,“灌溉附近园田,兼养围城杨柳”,形成了归绥八景之一的“柳城荫绿”。百余年后的呼和浩特,仍是古柳依依,水带环绕,就像将城市建在了公园里,敕勒川草原更为青城添了一抹浓绿。走进敕勒川草原,鹅黄、浅白、淡红点缀在翠绿间,市民们感受着出门见绿的轻松惬意。“蓝色的串串是马鞭草,红彤彤的是山丹花,远处还拍到过一只野兔。”市民陈婷婷一有空闲就到敕勒川草原徒步,用镜头记录下草原的四时美景,“这一片触手可及的绿,让青城更加‘倾城’”。2024年6月30日,游客在敕勒川草原游玩。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为了保护好敕勒川草原的生态环境,呼和浩特近年来持续开展阴山山脉大青山南坡综合治理工程。选种、比对、试种、繁育……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精选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以近自然修复的方式重建敕勒川草原的植被群落,促进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过多年生态修复,敕勒川草原由1万亩拓展到3万亩,生长的植物由之前的十余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年固碳量、年释氧量均比修复前提高12倍多,这里已经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2020年9月,内蒙古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名单。这是2024年7月13日拍摄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此外,呼和浩特还打造大黑河“郊野花带”、小黑河“环城水带”、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文化轴带”,开展“一见青芯”口袋公园建设,全市公园游园总数超过1000个,与大青山、黄河两大生态屏障相辉映……如今,呼和浩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40%,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驰而不息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让市民群众随处可享“绿色福利”,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融合,同心促团结每天清晨,有400余年历史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总会被南来北往的游客唤醒。人们徜徉在古建筑林立的街道,品尝特色美食,把玩老物件,沉浸式体验老街的“烟火气”。塞上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如今古韵犹存。短短380米的街道上,汉式风格建筑雕梁画栋,蒙古族风格建筑以穹庐顶装饰其间,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流。走进塞上老街的皮雕展示厅,一幅幅精美的皮雕画或挂于墙面,或摆在书架上,让人赏心悦目。“皮雕画上面的图案生动逼真、质感强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非遗项目蒙古族皮艺(皮雕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成义说。云成义的技艺,既来自传承了九代的蒙古族皮雕画制作传统,也来自和兄弟民族手艺人的切磋交流。“过去雕刻的内容更多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关,如今各族手艺人交流互鉴,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文化符号也成为重要呈现内容。”云成义说。融合的力量,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昨天和今天。战国的云中郡、北魏的盛乐城、辽金元的丰州城、明代的归化城、清代的绥远城……据史料记载,历代建造的80余座大小古城,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境内。每一座城邑都承载着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深厚历史,讲述着“昭君出塞”“俺答封贡”等民族交融往事,传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爱、和谐共处的团结颂歌。2023年12月31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塞上老街游玩。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近年来,呼和浩特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我做了些冷面,您尝一尝。”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居民金福姬敲开左邻右舍的门,送去亲手做的朝鲜族美食。清泉街社区共有居民5400多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11个民族。73岁的金福姬是朝鲜族,已在清泉街社区生活了21年。“过去我家生活困难,社区得知后,帮我们在小区开了一家餐厅,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特别感谢大家。”金福姬说,社区里的邻居们就像一家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到节假日,我们总会做些拿手的民族美食互相分享”。呼和浩特深入挖掘和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创作推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北疆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依托遍布在各处的“红石榴驿站”,商议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问题……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使呼和浩特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40多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联通,万里尚为邻“雄踞塞外三百载,横跨欧亚九千里。”清代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经商足迹遍及今日的中国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被称为万里茶道上的“华商旗舰店”。大盛魁总部所在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高原通往中原地区和西伯利亚的运输要道,成为万里茶道上的交通枢纽。今年是大盛魁商号肇建300年,大盛魁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内,一队仿真骆驼昂首向前,曾经的大盛魁商队正是依靠2万余峰骆驼,开辟了联通亚欧大陆的商贸之路。从草原丝绸之路,到万里茶道,再到近代的走西口,地处我国北疆的呼和浩特一次又一次成为贸易往来的枢纽。2023年9月6日,游客在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举办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外合影。新华社记者...
二〇二四北京文化论坛即将举办
人民日报北京9月10日电(记者王昊男、李建广)2024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京举办。记者10日从北京市获悉:论坛期间,包括中外政要、文化和科技领域国际机构负责人、中央和各省份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等在内的800余名国内外嘉宾将齐聚北京,深入交流对话,共享文化发展新理念、共商文化建设新思路、共辟文明交流新路径。2024北京文化论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贺信精神,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积极搭建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一流平台。论坛突显“1+6+32”特色,即开幕式暨主论坛、6个平行论坛和32场专业沙龙。此外,论坛期间还将推出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和相关惠民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共同进步”平行论坛,将选取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和金熊猫奖作为文化交流推介;“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平行论坛围绕人类文明发展等议题展开演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的成果项目中,既有体现京津冀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成果的行动计划,又有跨业态融合的“文化+”战略项目;“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文物、考古、博物馆界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展开交流,一批国外博物馆也将进行推介;“文化潮流:新兴业态与技术融合”平行论坛,将展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成果和应用场景;“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平行论坛上,国内外演讲嘉宾将共商影视创作的跨文化传播,交流优质视听内容出海经验做法。9月20日下午,专业沙龙将于市内32个文化发展代表性场所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将于9月21日举办,包括致辞演讲、成果发布、路演推介和场外展示,旨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领域投融资品牌活动。同时,2024北京文化论坛致力于打造全民共同参与的文化节日,引领社会公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论坛征集制作了各省区市文化建设成果短视频,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互联网平台陆续发布。“大戏看北京”展演季、优秀视听精品展播展映、北京十月文学月、“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精品电影展映、惠民文化消费季等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将在论坛期间举办。《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1日06版)
外媒:山东省在塞尔维亚举办旅游推介活动
海外网9月11日电 据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9月9日报道,近日,山东省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了塞尔维亚与山东的传统民间舞蹈表演,以及山东美食、纪念品和手工制品的展览。据悉,推介会上,中国和塞尔维亚的文化和旅游机构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旨在深化双方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山东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省份,作为孔子的故乡,我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致辞中邀请与会者亲身体验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塞尔维亚文化部国务秘书拉夫·帕伊基奇表示,能够有机会了解山东省文旅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塞方荣幸。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喆在讲话中强调中塞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希望此次活动能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加强务实合作,增进两国友谊。(钟薇依淼)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