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anadasolo.com

68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加拿大再次经历暖冬,世界最大室外冰场今冬恐将失约

加拿大再次经历暖冬,世界最大的室外冰场——里多运河冰场可能没有办法在这个冬天与人们同享冰雪之乐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报道,根据加拿大环境部数据,里多运河冰场所在城市渥太华正经历有记录以来的第三个暖冬,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气温几乎都在零度以下一点徘徊,如果“再不冷一点”,冰场这个冬天可能不会开放,近50年来首次与人们“失约”。此外,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来,冰场开放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里多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里多运河冰场则是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天然冰场。作为运河的其中一段,冰场蜿蜒的滑道总长7.8公里,从渥太华市中心穿过,大小相当于90个奥林匹克规格的冰场,每年冬天都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但冰场的开放完全是“靠天吃饭”,至少需要10—14天的低温天气“孕育出”30厘米厚的冰层,才符合开放条件。 冰场相关管理机构表示,目前,冰场的冰层不够结实,很多地方的表面冰层下都是“千疮百孔”,他们会频繁检测冰层情况,一旦条件成熟,就立即开放冰场。(环球时报 苗 涛)

加拿大华人博物馆:记录华侨华人的历史、当下和未来

“已经确定了,今年7月1日我们会如期开馆。”加拿大华人博物馆董事会董事丁果告诉中新社记者,华人博物馆不仅记录了华侨华人在海外奋斗的历史,更记录着他们的当下和未来。 丁果研究加拿大华侨华人历史多年。2013年,他参与写作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他在媒体上发文,阐述建立亚裔移民博物馆的重要性;2016年他再次撰文呼吁建立加拿大华人博物馆。 “文章发表后,有新民主党的人联系了我。他们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会帮助推动建立华人博物馆。”丁果说,2017年新民主党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选举中获胜后,贸易省务厅长周炯华等面向华社召开多次会议,广泛征集关于华人博物馆筹备、建立和运营的建议。 2020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拨款1000万加元作为华人博物馆的筹备资金,2022年又再次拨款2750万加元。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政府对华人社区单项拨款最高的项目。 温哥华唐人街是加拿大最大的唐人街,也是北美地区保存最好的唐人街之一。目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温哥华市政府正在推动温哥华唐人街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而加拿大华人博物馆就选址在温哥华唐人街的永生大厦。 “永生大厦由侨领叶春田建造,当年是他创立的永生公司的总部,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温哥华唐人街的地标性建筑。”丁果说,“这个馆址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希望博物馆既能展示华人过去的贡献,也记录当下华人作出的贡献,并且面向未来。” 1923年,加拿大政府推行被称为“排华法案”的《华人移民法案》。2023年是该法案通过100周年,丁果告诉记者,加拿大华人博物馆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开放。 在丁果看来,建立加拿大华人博物馆,对华侨华人乃至加拿大社会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丁果表示,以往加拿大主流社会的历史叙述偏向“欧洲中心论”,华人博物馆的建立能让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历史更完整地呈现在民众面前;加拿大对华人历史贡献的记载也有缺失,普及华人历史不仅对非华裔有意义,对新移民的传承作用也不可忽视。 “此外,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加拿大的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很严重。通过公共教育的方式,博物馆会努力铲除种族歧视的土壤,进一步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族裔间和谐相处。”丁果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贺谨曾表示,民众长期以来渴望拥有一个分享成就、故事和揭露不公的地方,这造就了加拿大华人博物馆的诞生。 “未来,希望我们的博物馆获得大家更多关注,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化景点,也希望有机会跟国内的华侨博物馆进行更多交流。”丁果说,“博物馆的运营是长期的,开门只是开始,我们的工作会一直进行下去。” 中新社记者 刘立琨

加拿大官员:联邦政府启用《紧急状态法》是合理的

加拿大公共秩序紧急委员会专员保罗·鲁洛(Paul Rouleau)当地时间2月17日表示,联邦政府在2022年冬天达到了启用《紧急状态法》所需的“非常高”的门槛,理由是“警务和联邦制方面的失败”。 2022年2月14日,为结束卡车司机在渥太华市中心举行的长达一个月的抗议活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启用《紧急状态法》。这是该法律自1988年制定以后首次启用。根据相关法律,启用这部法律的前提是,加拿大处于“根据加拿大任何其他法律都无法有效处理”的国际紧急状态。 在这份提交给议会众议院长达200页的报告中,鲁洛写道:“合法抗议演变成无法无天,最终导致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这份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特鲁多决定启用《紧急状态法》的责任,与此同时,报告对省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警察部门的不作为进行了批评。 公共秩序紧急委员会是依据《紧急状态法》的相关条款而设立的,目的是审查启用这部法律的必要性。2022年下半年,该委员会听取了包括特鲁多总理本人在内的70多名证人的证词。 (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记者 张森)

加拿大举行VEX机器人公开赛

由Cansteam基金会主办的VEX机器人加拿大公开赛2月11至12日连续两日在加拿大万锦泛美运动中心(Markham Panam Center)举行。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的65支代表队与来自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田纳西州的12支代表队共77支队伍进行了比赛。 VEX机器人竞赛是一个面向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机器人项目世界级大赛,通过动手实践提升他们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技能,提高并促进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VEX机器人竞赛分为三个联赛,根据不同年龄组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即适用于中小学生的VEX IQ、适用于初高中学生的VEX V5,以及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的VEX AI。在每年的大赛中,学生们都必须独立设计、建造、编程和驾驶机器人,以完成挑战。 Cansteam基金会的目标是在加拿大境内推广以机器人为主的STEM教育,并且主办国际级的机器人赛事。帮助加拿大的孩子走出去,并且把世界顶尖队伍带进来。 (图文/海外网 加拿大 朱枫杰 实习生 赵佳欣)

中国出境游快速升温

自2月6日中国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试点恢复以来,仅半个月,中国出境游快速升温。 2月17日,泰国皇雀航空公共有限公司执飞的郑州至泰国航班上,同时有3个旅行社组团出境游;3月18日从上海出发、人均价格27999元的携程首班新西兰出境团,开售后立即售罄;北京多个出入境接待大厅内申换护照的市民增多,不少受理点已约满…… 这一江春水的“暖”意,国际社会感知强烈。多国政府和旅游业界表示,热切欢迎中国游客再度到来。亚太旅游协会预计,未来两月内泰国将迎来50万中国游客,“得益于中国游客的回归,亚太旅游业今年将强劲复苏。”通过来自中国的游客,世界也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潜力,感受到了全球旅游市场重振的信心。 预计迎来多个“小高峰” 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20个国家,大多数都是签证、交通或入境政策相对便利的目的地。中青旅遨游网出境游领队盛毅一直密切关注着相关信息。当地时间2月16日,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发布声明称,申根区成员国已经同意,即日起逐步取消针对自中国出发旅客的入境防疫要求。“相信接下来选择欧洲游的游客会不断增多。我们也要忙起来啦!”盛毅说。 马尔代夫是中国游客最关注的高端海岛度假目的地之一。2月17日,外交部领事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尔代夫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已正式生效。中国公民持有效的中国护照因旅游、商务、探亲、过境等短期事由拟在马尔代夫停留不超过30天,免办签证。这一政策将为喜爱海岛游的中国游客带来出行便利。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马尔代夫机票搜索量瞬时增长近10倍,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等成为近期去马尔代夫旅游的热门客源地。携程平台上,马尔代夫目的地浏览量半小时环比增长200%。 疫情发生前,中国连续多年是马尔代夫最大旅游客源地。中国驻马大使王立新表示,旅游业是马尔代夫的支柱产业,中国游客的到来有助于马尔代夫疫后经济复苏,也有利于促进中马两国人文交流和民间往来。马尔代夫旅游部部长毛素姆说,中国游客对马尔代夫旅游贡献很大,马尔代夫原计划今年吸引180万外国游客,随着中国游客的到来,预计原有目标数字至少增加10%。 除了政策利好,国际航班加密也有效促进了出境游升温。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已恢复与58个国家间的客运定期航班,换季后,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加。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2月6日出境跟团游重启以来,国内航司的出入境民航旅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4倍。金边、曼谷、悉尼、吉隆坡等城市成为最受国内旅客欢迎的跨国旅行目的地。航旅纵横行业发展总监赵楠表示,从全年来看,随着更多旅客完成护照更新手续,中国出境旅客量预计还会迎来多个“小高峰”。 “3年了,你们终于回来了!” 重回国际旅游市场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不仅让国内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游企业重燃信心,也鼓舞着各国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 虽已回到北京一周,想起在泰国的旅行,周琪仍然印象深刻,当地配备的2名导游中文流利,一些景点还设有中文标识。为了最大化提供便利,核酸检测机构专程到酒店为旅游团进行检测。泰国商户也毫不掩饰再次见到中国旅游团的激动:“3年了,你们终于回来了!”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疫情前,中国连续多年是世界最大出境游市场,中国游客是全球最大的海外旅游消费群体。毫无疑问,期盼中国游客回归,是多国旅游从业者共同的心声。 岀生在缅甸曼德勤的陈艾蕊,2017年起开始从事中文导游工作。“那时,我的日薪是30美元,这在缅甸算很高的工资。”陈艾蕊十分怀念那段带着中国游客在缅甸旅行的日子。 泰国人黄秋用疫情发生前在曼谷一家规模较大的旅游公司担任中文导游,“工作自由,收入可以让家人过上小康生活”。疫情后无团可带的黄秋用卖过菜、当过油漆工、回收过废品,现在终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泰籍华人林华是泰国佳龙旅运集团董事长,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林华措手不及,好在没有放弃。现在中国出境游重启,“我等来了转机!”春节后,来泰国的中国游客一天天多起来,林华又开始了久违的忙碌,联系之前的合作伙伴,把暂停的业务再开展起来。对于前景,林华满怀信心。 已开始接待中国旅游团的马尔代夫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拉伊德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游客回来了,这对于他的旅行社和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为中国游客提供高品质产品 在全球经济亟待复苏的今天,各国对旅游业寄予厚望。 联合国大会日前通过决议,将每年的2月17日定为旅游业复原力全球日。 过去3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多个场合被问过同一个问题:“中国(内地)的出境游什么时候可以放开?”提问者中有外国驻华大使,也有外国旅游部门官员。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世界旅游业复苏、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期待,溢于言表。 中国重启出境团队游的消息传遍全球后,多国政府与旅游从业者对中国游客到来翘首以盼。“中国恢复出境游对于提振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信心至关重要,欢迎更多国家分享中国出境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戴斌表示,中国游客的诉求和疫情前相比已经发生改变,在注重安全性的同时更青睐体验与品质,“希望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在平等对待中国游客的基础上,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多国旅游部门已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针对中国游客积极推出新举措。荷兰国家旅游会议促进局亚洲区总监、中国区首席代表杨宇表示,荷兰旅游从业者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利用数字化手段为中国游客提供服务,手机支付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南非旅游局亚太区首席代表曼苏尔·穆罕默德表示,南非针对性地启用了无接触办理入住等数字化技术,并制定新的满意度品控系统及政策,希望中国旅客能放心且安心地来到南非,体验彩虹之国的独特魅力。 更多希望“用脚步丈量世界”的中国游客满怀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旅游目的地清单一定会越来越长。(记者 尹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20日   第 01 版)

Breaking

中老铁路两国员工共同举办中秋文化活动

人民网曼谷9月15日电(记者孙广勇)9月12日,老挝万象机辆检修车间客整所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国中车老挝一体化服务站员工与老中铁路公司员工欢聚一堂,共庆中秋佳节。中老铁路两国员工一起参加中秋活动。旺·洛拉勒摄现场活动丰富多彩,猜灯谜、制花灯、绘扇面等传统文化体验热闹非凡,汉服与老挝传统服饰交相辉映,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此次活动,不仅让中秋文化走出国门,在老挝绽放光彩,更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与文化认同,增进中老友谊,谱写中老合作新篇章。

欧方专家:中欧应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人民网罗马9月14日电(记者 郑彬)近日,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关于欧盟竞争力的报告(以下简称“德拉吉报告”),坦言与美国、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当前欧盟经济缺乏竞争力,并警告如果不及时做出改变,欧盟将陷入“缓慢剧痛”之中。据悉,德拉吉报告是受欧盟委员会委托,由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亲自统筹撰写,旨在对欧洲未来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的重要战略性报告,前后共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的,被视为将影响未来五年欧盟的发展方向,因此受到外界普遍关注。报告明确将欧盟当前经济上所面临的困境比作一场“生存危机”,并指出过去二十年来,与美国和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欧洲的经济增长放缓,生产效率明显偏低。同时,德拉吉本人还强调了欧盟必须做出改变的“紧迫性”,直言如果不及时做出政策调整,那么到2050年欧洲的经济规模将与当前相差不大。对于如何应对欧盟所面临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德拉吉报告给出了解决方案,强调应将创新作为经济复苏的核心动力,并必须在一体化建设、技术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采取行动。对此,报告称欧盟每年至少需要增加7500亿至8000亿欧元的额外投资,这约占到欧盟目前经济总量的5%左右。在中欧经贸领域方面,德拉吉报告坦言,欧盟在贸易政策领域应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不应系统地采用防御性措施,以避免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陷阱。同时,报告承认在清洁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中国产品可以为实现欧盟气候目标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现实路径,欧盟应该进行有效协调,利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投资和技术进步,促进本地技术发展,并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对于德拉吉报告的内容和建议,外界给了诸多评价。正在深圳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讨会的欧洲知名数字清洁技术领域专家安薇薇(ARVEA MARIENI)对记者表示,德拉吉报告强调通过创新和绿色的方式提升欧盟竞争力,为欧洲经济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而中欧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则具有巨大的潜力。安薇薇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创新和绿色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数字技术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掀起一轮新的科技革命。根据预测,目前中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接近20%,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提升至25%。2024年,深圳-香港-广州大湾区科技集群在联合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居第二,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长足发展。安薇薇认为,中欧之间应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这符合欧盟发展的利益。正如德拉吉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应利用中国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加快推动欧洲工业体系的转型。“在处理中欧关系问题上,合作远比竞争更加有效。”安薇薇表示。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里昂闭幕!中国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十分出色,在全部59个项目中,共获得了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中间为飞机维修项目金牌获得者:中国选手唐凡获得金牌的项目是飞机维修、车身修理、汽车技术、物流与货运代理、砌筑、电气装置、精细木工、油漆与装饰、抹灰与隔墙系统、管道与制暖、制冷与空调、数控铣、建筑金属构造、电子技术、制造团队挑战赛、CAD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水处理技术、化学实验室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工业4.0 、光电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信息网络布线、商务软件解决方案、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时装技术、珠宝加工、商品展示技术、3D数字游戏艺术、烘焙、糖艺/西点制作、烹饪(西餐)、美发。其中,数控铣项目实现金牌“五连冠”,砌筑、时装技术等两个项目实现金牌“四连冠”,电气装置、电子技术、自主移动机器人等三个项目实现金牌“三连冠”。获得银牌的项目是家具制作、混凝土建筑、数控车、工业控制、焊接、增材制造、可再生能源、平面设计技术、美容。获得铜牌的项目是园艺、瓷砖贴面、健康和社会照护、餐厅服务。获得优胜奖的项目是汽车喷漆、重型车辆技术、木工、网络系统管理、网站技术、网络安全、花艺、酒店接待。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选手卢言琳、詹贤达、马佳佳获得国家最佳选手奖。工业4.0项目选手卢俊威、谢辉铉以全场最高分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我国第二次获得该大奖。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奖牌榜闭幕式上,中国上海作为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地,与法国里昂进行了世界技能大赛会旗交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和上海市市长龚正接过了世界技能大赛会旗,标志着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式进入“中国时间”“上海时段”,上海市呈现了以“技能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精彩文艺表演。参赛项目和选手均为历届最多我国选手平均年龄22岁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我国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2011年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至今已参加七届大赛,累计获得93枚金牌、41枚银牌、28枚铜牌和71个优胜奖。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于9月10日至15日在法国里昂举行,来自世界技能组织各成员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名选手参与同场竞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建的中国代表团共派出68名选手参加6大类全部59个项目的比赛,是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参赛项目和参赛选手最多的一届大赛。据“技能中国”微信公众号,我国68名参赛选手从年龄上看:平均年龄22岁,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25岁,其中20岁及以下的选手11人,占全部参赛选手的16.2%。从性别上看:男性选手58人,女性选手10人,女性选手除了来自“创意艺术与时尚”和“社会与个人服务”两个传统女性项目占多数的领域外,“运输与物流”和“制造与工程技术”也出现了女性选手。从派出地方面看: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12个省、市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个行业部门。 广东选手表现亮眼金牌数超全国金牌数的三分之一本次世赛,广东共派出27名选手参加23个项目比赛,总共获得13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和3个优胜奖,金牌数量超全国金牌数的三分之一。广东世赛成绩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在7届世赛中,广东均有选手代表国家参赛,累计获得35金、16银、14铜和26个优胜奖。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并结合企业生产技术制定比赛标准。此次广东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的惊艳表现,不仅直接反映出广东省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举措行之有效,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也说明广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产业年轻一代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相对领先。南方网综合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技能中国”微信公众号、“广东人社”微信公众号

从120亿元到39.9万亿元 75年来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

央视网消息:75年来,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产品产量领跑全球,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大踏步走向制造强国。系列报道《七十五载奋进强国路》今天播出第五集《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装备制造业多项指标增势良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202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比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高端创新持续突破制造业高端创新持续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载人深潜、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机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深度渗透。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纵深推进智能化转型纵深推进。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大约缩短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新能源产业“新三样”增长快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0.3%、54.0%、22.8%。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产品高速生产,2023年,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等绿色能源相关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5.3%、28.7%、36.9%。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力的企业达17.6万家,比2000年增长9.2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7.3%,比2000年提高2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9362亿元,比2000年增长38.5倍。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为全球5G建设提供中国方案。1G空白、2G跟跑、3G突破、4G并跑、5G领跑,移动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脉络是中国制造崛起的缩影。成为全球最大国际专利申请国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定中国为全球最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中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总量的14%。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