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ENGLISH
FRANÇAIS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Canada 24h
.com
Canada 24h
.com
Search
Search
Canada 24h
.com
ENGLISH
FRANÇAIS
Canada 24h
.com
ENGLISH
FRANÇAIS
canada24h
7885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Homebuyers opting for short-term, fixed mortgages in hopes rates will fall: Ratehub
ENGLISH
canada24h
-
May 15, 2023
Ratehub.ca data shows homebuyers are increasingly searching for short-term, fixed rate mortgages as variable rate inquiries continue to fall. Canadian homebuyers are increasingly searching...
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展开2023 年亚裔文化月活动
专题
canada24h
-
May 13, 2023
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CCCGT)于 5 月 10 日(周三)推出 2023 年的亚裔文化月活动。此系列活动得到安大略省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今年的亚裔文化月活动的 主目标将为:1)通过创建和制作一系列配合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教学资源包,来协助安省学生们 学习及了解亚裔加拿大人为加拿大文化遗产所作出的种种贡献、以及《排华法案》在历史上对华 裔加拿大人及加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2)策划和开展一场将与社区合作伙伴共同举行的亚裔文 化分享会,来鼓励和促进学生们去探讨、深思亚裔文化月的意义本身、以及亚裔文化月在加拿大 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不同文化产生的独特共鸣。
专题
canada24h
-
April 21, 2023
一系列相关盛事在港举办——数字技术激发香港社会创科热情 “这两天,香港Web3.0协会成立,首届国际创科展开幕,京港澳青年科学家论坛举办,再加上2023数字经济峰会,香港创新科技领域掀起了一股‘数字旋风’,说明香港具有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活力和环境。”近日,在出席2023数字经济峰会时,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这样感慨。 随着香港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香港社会拼经济、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香港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提速换挡,创科氛围愈加浓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致力于推动创科发展,拥抱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以培育更具活力和多元化的经济,为香港由治及兴提供澎湃动能。 加速建设国际创科中心 4月12日起,香港迎来了首届“国际创科营商周”。香港会展中心熙熙攘攘,多个大型论坛及展览扎堆举办:香港国际创科展、香港Web3嘉年华、2023数字经济峰会、金融科技论坛……一系列创科盛事吸引全球科技、商业、金融等领域约4万专业人士参与。“我们希望通过一浪接一浪的创科盛事,将香港的创科氛围推向新的高潮。下一步特区政府希望与香港社会各界一道努力,加速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说。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点战略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李家超表示,本次峰会是疫情以来特区政府首次举办的线下大型创新科技领域盛会,反映香港已经全面复常,重返世界舞台。特区政府也将持续推动创科发展,开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香港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香港有2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国际化程度全球领先,营商环境自由开放规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平台。”陈冬注意到,香港特区政府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专门成立了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这将是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也会成为香港实现产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陈冬说。 积极拥抱新业态新趋势 “数字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世界,改革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并创造了新的产业。”李家超认为,从电子商务到在线教育,从远程办公到智慧城市发展,数字经济为企业及个人提供了新机遇。香港应更快适应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增强自身竞争力。他透露,今年香港财政预算案中将拨款逾7亿港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并拨款超90亿港元推出一系列科创举措。 “从目前我们的发展方向来看,我对香港金融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觉得,目前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态圈充满了活力。香港金融科技企业数量从5年前的不足180家攀升至现在的超过800家,业务种类涵盖跨境支付、智慧理财顾问、财富管理、虚拟资产交易和区块链等,部分公司已将业务范围扩展至亚洲地区。“香港强大的金融科技环境可以吸引全球专家人才来港,我们也在不断加强与大湾区金融管理机构的合作。”陈茂波说。 过去5年,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发展创科,在该领域投放资金超过1500亿港元。“香港社会也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科是应该走的一条路。”香港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认为,疫情加速了全球科技应用的步伐,并引发一股转型浪潮,可能重塑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香港在金融创科领域拥有独特优势,有利于推动新一代金融科技及以Web3.0为代表的第三代互联网浪潮。 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在2023数字经济峰会上致辞时表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数字经济发展,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其务实担当和推进数字香港建设发展的决心。 此前,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5至10年的香港创科发展制订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孙东介绍,蓝图提出四大发展方向、八大重点策略,已经全面铺开和落实。例如,在“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方面,进行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投入资金并制定清晰的产业化政策;在“壮大创科人才库,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推出多项招揽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学界人才,强化创科人才库。 今年3月,科技部与香港特区政府在北京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孙东说,这是内地与香港创科合作新的里程碑,将进一步为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注入动力。“希望未来香港在科技创新发展上有更大的动作,与内地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拿大女足为“同工同酬”罢工未成,教练:球员情绪低落,我筋疲力尽
专题
canada24h
-
April 18, 2023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加拿大女足放弃抵制‘女子信念杯’邀请赛,球队16日正常出战与美国女足的比赛。”法新社16日称,由于未能实现与加拿大男足同工同酬的目标,再加上加拿大足协进一步削减预算,加拿大女足10日开启罢工。不过,由于面临管理机构加拿大足协法律诉讼的威胁,加拿大女足12日开始恢复训练。 加拿大女足教练贝夫·普里斯特曼表示,她为球员在薪酬和条件平等问题上采取的立场感到自豪,希望球员与加拿大足协的争端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女子信念杯”是加拿大女足备战今年世界杯的开端,普里斯特曼坦言:“用这样的方式开启备战显然不够好,球员情绪低落。目前的环境非常艰难,我也在努力应对,这让我筋疲力尽。” 路透社15日称,加拿大女足成员表示,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她们将不会参加4月的下一次球队训练营,而本届女足世界杯将于今年7月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举行。普里斯特曼表示:“接下来几个月里,加拿大女足队员不仅是在为自己而战。”
加拿大再次经历暖冬,世界最大室外冰场今冬恐将失约
专题
canada24h
-
April 17, 2023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加拿大再次经历暖冬,世界最大的室外冰场——里多运河冰场可能没有办法在这个冬天与人们同享冰雪之乐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报道,根据加拿大环境部数据,里多运河冰场所在城市渥太华正经历有记录以来的第三个暖冬,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气温几乎都在零度以下一点徘徊,如果“再不冷一点”,冰场这个冬天可能不会开放,近50年来首次与人们“失约”。此外,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来,冰场开放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里多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里多运河冰场则是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天然冰场。作为运河的其中一段,冰场蜿蜒的滑道总长7.8公里,从渥太华市中心穿过,大小相当于90个奥林匹克规格的冰场,每年冬天都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但冰场的开放完全是“靠天吃饭”,至少需要10—14天的低温天气“孕育出”30厘米厚的冰层,才符合开放条件。 冰场相关管理机构表示,目前,冰场的冰层不够结实,很多地方的表面冰层下都是“千疮百孔”,他们会频繁检测冰层情况,一旦条件成熟,就立即开放冰场。(苗 涛)
1
...
1,574
1,575
1,576
1,577
Page 1,575 of 1,577
Breaking
《哪吒2》的风吹到了沙特!中东社媒:超期待
canada24h
-
February 23, 2025
新能源发电让这里“风光”甚好
24小时中国新闻速递
February 23, 2025
0
在内蒙古淖尔苏木草原深处,“荒山头”上种满了“太阳花”。在苏能正镶400MW风光新能源项目基地内,数个约40层楼高的风机拔地而起,年外送超200亿度绿电。“我们采用分散控制电池储能技术,总装机达110万千瓦。”该风电基地的管理人员介绍,项目建成后,基地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电22亿千瓦时,有效减少标准煤用量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排放量410余万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重大风电、光伏项目加速发展。在福建省漳浦县,首个超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在青海省玛沁县,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该机组每秒能发155度电,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半月用电量;在山东省东营市,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30万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碳化、绿色化是能源结构转型的方向,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会不断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其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越发凸显。因此,新能源不光要发得出,还要存得住、用得好。“发展新型储能是应对新能源不稳定性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郭海涛介绍,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新型储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等特征,可与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将风能、太阳能等具有不稳定性特点的可再生能源有效纳入新型能源系统。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在广州和佛山之间,北江之畔林立着88套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两层高的主控楼矗立中央,两回110千伏线路穿过铁塔与供电片区相连……一处“城市充电宝”拔地而起。“这座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00兆瓦,预计每年能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4.3亿度清洁电,可以满足大湾区20万居民用户的用电需求,实现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该储能电站工作人员介绍,电站在当地电力需求较低的时段,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充电;用电高峰期,又能将储存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但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发展中,消纳、技术、出海等难题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破解?“首先,可通过进一步发展氢能和储能技术,实现离网应用和非电应用,持续提升电力消纳能力。其次,需同步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缓解国内竞争压力。最后,要合理规划电力装机与需求的匹配,通过精准的规划和灵活的电力调度机制,最大化风光电力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建议。
“县域游”“滨海游”“赏花游”热力足 文旅市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潜力
24小时中国新闻速递
February 23, 2025
0
央视网消息:远离城市喧嚣,在民宿闲居几日,感受小城生活的淳朴,这种轻松休闲的旅游状态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青睐。正所谓大城市有“大景观”,小县城有“小美好”。在位于太湖西岸的浙江长兴县,不少游客都表达了对这个江南小城的喜爱。沪苏湖高铁开通后,来自苏州、上海的游客们坐着高铁去县城旅游更方便了。有民宿经营者表示,超过七成的客人来自长三角地区。记者从长兴县文旅局了解到,2025年春节期间,当地安排各类年俗活动超百场,全县共接待游客139.2万人次。广东惠东:滨海旅游快速发展 带火当地民宿经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惠东,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近段时间旅游市场也非常“火热”。近年来,惠东县滨海旅游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巽寮湾、双月湾、范和湾、考洲洋等四大滨海旅游景区,成功打造双月湾观景台、礁石酒吧、一滴水图书馆等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香港、澳门等地游客前来体验,也带火了当地的“民宿经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雪薇称:“特别是近两年,香港和澳门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业呈现火爆景象。下一步,将加快形成以滨海旅游为龙头,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齐头并进的全域旅游格局。” 福建清流:千亩樱花盛开 吸引大量游客观赏打卡这几天,福建三明清流县的两千多亩樱花迎来盛花期,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打卡,感受春天的魅力。这个周末,清流县赖坊镇的樱花园游人如织,一簇簇樱花迎春盛放,游人在花间漫步,与二三好友一起观山樱之色。赖坊樱花园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有红粉佳人、早樱、香水樱、八重樱、垂枝樱等18个品种超30万株樱花,是三明市最大的一处集樱花赏景、登山休闲、摄影写生等为一体的现代农旅融合综合体,每年春季吸引大量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樱花最佳观赏期将持续到3月10日左右,这几天,当地平均每天要接待上万名游客。在整个赏花季期间,为了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当地还开设了露营区以及美食区,组织村民摆摊设点,展示客家小吃、土特产等,还有舞蹈表演、茶艺表演等吸引游客,增加周边村民收入。
【文化中国行】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24小时中国新闻速递
February 23, 2025
0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脉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古籍修复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今天(2月22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去看看这些单位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古籍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使珍贵的古籍赓续文脉,重获新生。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以多种科技手段辅助修复检测、补纸染色等环节,已完成对珍贵古籍《古今图书集成》的抢救性修复。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共1000余册、4万余叶,是中国图书史、类书史里程碑式巨著,被誉为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在古籍文献领域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齐名,包含天文地理、文史哲学、经济政治等多学科内容。全面收录从上古到明末清初我国古代文献资料,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文物价值。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古籍纸张会慢慢变硬、变脆,产生缺损。因此,复原古籍当年所用纸张成为修复的关键。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原复制出一种每平方米只有1.6克的超薄修复用纸,其纸性与明清时代书籍印刷纸张高度接近。修复过程中,修复师使用修复用纸,在古籍破损处补全缺损部分,与原古籍纸张搭和、粘连,便完成一部古籍的修复。而数字技术让古籍内容不再晦涩难懂。最近,首都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读者通过数据库,从“版本”“装帧”等了解古籍,看同一汉字在不同古籍中的书写风格,在“古文对读”中,在线实时将古籍转为简体字、横版阅读,给文章断句。利用AI、裸眼3D等技术,首都图书馆以专业史实为制作标准,呈现《牡丹亭》《天工开物》等古籍数字化内容,撷取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底蕴深厚的中华艺术、中华智慧,具象化呈现给读者。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货畅其流”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24小时中国新闻速递
February 23, 2025
0
央视网消息:春运期间流动的不仅是客流,还有物流。今年春运,无论是返乡还是回城,“人未至,包裹已到”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快递业务量持续走高的同时,民生保障物资的发送量也增长明显。高效的物资供应保障,展现了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和社会协同的高效性和韧性。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300亿件,创新高。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副主任方玺介绍,年货节、“国补”“以旧换新”等多项政策活动促销叠加,行业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国日均快递处理量超6亿件。牛羊肉、海鲜、水果等冷链生鲜产品的寄递需求增长迅猛。春运期间,近百万套智能分拣系统、覆盖率达98%的乡镇快递网点,将一件件包裹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更远的地方。在新疆和田,海鲜送到了火锅店门口,新鲜的菜品吸引了不少前来游玩的消费者。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古江村火锅店店主陈新庆称:“从网上下单几天就到了,直接送到村里,非常方便,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在湖北黄石大冶市,村民们发现村委会周边多了不少智能快递柜。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郭桥村村民胡小捷称:“所有生活用品基本上全部是网上买的,非常方便。”在春节期间,旅游寄递也成了新亮点。游客可以一键下单邮寄行李、当地特产、文创产品等,轻松出行。快递消费场景多样化的同时,时效性也在随之提升。国铁北京局开行了上海、广州至北京的特快货物班列,可实现“当日达”“次日达”。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受年货和春节重点物资需求带动,1月份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4.23亿吨。分品类看,集装箱、金属矿石同比分别增长10.9%、17.5%。其中,春耕物资运输增长明显。在新疆阿克苏铁路货场,两台叉车轰鸣着将车厢里刚刚到达的化肥码放在货位上。货场里,等待装运的汽车早已就位。国铁乌鲁木齐局库尔勒铁路物流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经理徐帆称:“我们日均卸运化肥达7900吨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16.27%。”受寒潮影响,春运期间,我国浙南、浙西以及闽北区域能源物资需求持续走高。海事部门为重点能源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船舶进出港、航道交通管制、企业能源库存等信息共享,确保民生物资运输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