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皓:中非合作为非洲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11月28日至30日,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尼日利亚)活动暨第18届中国工程技术展在尼日利亚阿布贾贸易与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非洲绿色发展指数与中非绿色发展合作(2024)》报告,作为报告的牵头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中非经贸研究院执行秘书长肖皓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非绿色合作对于助推非洲绿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中非经贸研究院执行秘书长肖皓

中非绿色合作具备现实基础

肖皓表示,当前非洲各国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关战略规划已在能源、气候等领域有序推进。尤其是得益于数量庞大且年轻的人口、城市化的加速、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等因素,非洲正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可再生能源市场潜力大。据统计,非洲大陆水能理论蕴藏量占全球的12.3%,可开发风能占全球的39.8%,技术可开发光伏占全球的51.9%,这些均为中非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同时,肖皓指出,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中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9年的23.3%升至26.4%,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5.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为发展绿色产业,中国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出台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的改革方案,并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些经验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尼日利亚)活动现场发布《非洲绿色发展指数与中非绿色发展合作(2024)》报告

“五维协同”绘就非洲绿色发展蓝图

非洲作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大陆之一,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道路。肖皓指出,非洲绿色发展的系统性路径可归纳为五个关键维度:生态根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绿色保障和包容发展,这一系统性框架为非洲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其中,生态根基是绿色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既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恢复力和生产力,又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基本保障。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发展过程中的“流”,通过优化利用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污染排放,还能增强绿色发展的潜力。环境治理是提升环境总体质量的必由之路,以绿色保障为主体的政策体系是非洲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包容发展则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

最大程度实现非洲国家绿色发展

非洲国家面临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挑战,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

《非洲绿色发展指数与中非绿色发展合作(2024)》报告封面

肖皓指出,如何科学地、最大程度地实现非洲国家绿色发展是中非绿色合作的关键,本次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尼日利亚)活动期间,发布了由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牵头、湖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撰写的《非洲绿色发展指数与中非绿色发展合作(2024)》报告,其亮点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报告首次将中国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与非洲独特的实际情况深度融合,旨在探索出一条既符合非洲本土特色又兼具全球绿色发展前沿趋势的发展路径。通过这种视角融合,不仅能够增强对非洲具体需求的理解,也能将全球绿色发展成果和经验应用于非洲,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其次,报告建立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评估体系,覆盖了国家、产业、时间和空间等多个关键维度,实现了对非洲绿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全面、深入评估。

最后,报告具备时效性与前瞻性的紧密结合,充分结合了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最新动态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选取具有时效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既体现中非绿色合作的新趋势、新模式,又结合全球绿色发展的最新趋势,从宏观战略和具体行动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Share post:

Subscribe

News